梦江南·其二
屈大均〔明代〕
悲落叶,叶落绝归期。纵使归来花满树,新枝不是旧时枝。且逐水流迟。
译文
落叶的可悲之处,在于它已断绝了归期,不可能再回到树上。即使再来看时,树上开满鲜花,那也是新枝攀树,而非故枝。就算随波追逐,也为时已晚。
注释
绝:断。
纵使:即使。
简析
此词以落叶为引子,抒发了对过往无法重来的哀愁。落叶象征着离别与消逝,其落下便意味着归期无望,透露出深深的悲伤。即便未来有机会归来,眼前的繁花满树与新枝生长,也不再是记忆中的模样,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。最后,落叶随波逐流,缓缓而去,既是对过往的无奈告别,也象征着时间的无情流逝与无法挽回的遗憾。全词意境凄美、情感深沉,通过对落叶的悲叹,传达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与无法挽回的哀伤。
屈大均
屈大均(1630—1696)明末清初著名学者、诗人,与陈恭尹、梁佩兰并称“岭南三大家”,有“广东徐霞客”的美称。字翁山、介子,号莱圃,汉族,广东番禺人。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。后为僧,中年仍改儒服。诗有李白、屈原的遗风,著作多毁于雍正、乾隆两朝,后人辑有《翁山诗外》《翁山文外》《翁山易外》《广东新语》及《四朝成仁录》,合称“屈沱五书”
清代屈大均词作
《梦江南四首》是清代词人屈大均创作的一组词。第一首悲哭叶落当春,寓悲悼华姜青春早逝;第二首借落叶感叹世事沧桑;第三首写夫妻恩重情深,无尽的怀念使词人清泪如珠滚;第四首写新人再好,却难忘旧情。全词情调较低,但哀婉艳丽,凄恻感人。
梦江南四首
其一
悲落叶,叶落落当春。岁岁叶飞还有叶,年年人去更无人,红带泪痕新。
其二
悲落叶,叶落绝归期。纵使归来花满树,新枝不是旧时枝,且逐水流迟。
其三
清泪好,点点似珠匀。蛱蝶情多元凤子,鸳鸯恩重是花神,恁得不相亲。
其四
红茉莉,穿作一花梳。金缕抽残蝴蝶茧,钗头立尽凤凰雏,肯忆故人姝?
文学赏析
第一首写词人于春天见到落叶,怦然心动,由此而想到人生的无常。落叶是生命衰竭的象征,花木本应于秋季落叶,然今于春天即见落叶,遂令工愁菩感的词人顿生悲感,故云“悲落叶,叶落落当春”。春光中的落叶比秋风中的落叶更令人感伤,它使人想起生命的天折与早逝。于是词人继而由落叶而想到人生。“岁岁叶飞还有叶,年年人去更无人”二句本于唐人刘希夷《代悲白头翁》中“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人不同”句,只是以叶易花,表达了人生匆匆、自然永恒的哲理,以每年落而复生的树叶反衬出岁月易逝、人生多变的事实,既抒发了自己感物伤怀之情,也暗喻自己天涯飘泊、足迹不定的羁旅生活。词人早年为复明之业奔走于燕、赵等地,所以这两句中分明有其亲身的感受。于是,在结句中词人注入了一阵淡淡的哀愁,由说理而宕开笔去,似说花,又不离人,将词人的情感与自然糅合为一体,是对落叶的悲悯,更是对人生飘忽的叹息,以鲜明的色彩与美的形象寄托了词人深沉的感情与人生哲学。
第二首则是词人由飘泊而联想到归期。“叶落绝归期”一句不仅是说在叶落之时自己的归期未卜,也暗含人不如草木之意,以落叶反衬出自己久客未归的怅惘,无限愁思的在“绝归期”三字中逗出。“纵使”二句中一种恋旧之情溢于言表,暗喻词人不忘故国的遗民心迹,然而终究时移境迁,复明的希望渐渐泯灭。这一首又似纯写落叶,而人事隐喻其中。从字面看,词人悲叹落叶离枝难返,即使他日枝叶复生,繁花满树,然已非故物,故落叶随水飘荡,不复恋恋故枝。句句写叶,而又句句有人,词人身处逆境中的无聊郁闷心境由此委婉地传出,也说明词人于此词中寄托了无限深情,借落叶而慨叹人世的沧桑,家国的怨恨。
第三首描写洒泪而别的情景,并由洒泪引出双方相亲相得的情感,中间出以具体的蛱蝶、鸳鸯意象,象征双方相爱之深,末句又用反问语气增加程度。全词不言“苦”,只是用“情”、“恩”、“亲”把爱的基础加了又加,从而就写足了“苦”的韵味。
第四首则以容颜之美写相思之切,笔触与第三首很不相同。在写法上,这首写美貌则用首饰妆束作烘云托月的衬托,同时,出现“红”“金”之字,和“蛱蝶”“凤凰雏”纯修饰性的词语,浓墨重彩,以渲染效果。虽都结以问句,前首反诘中带着气势,从疑问中透出伤心和迷惘。
词人继承了传统的比兴手法,将落叶与人的悲愁交织在一起,词意含蓄深蕴,耐人寻味。如果结合词人的遗民经历来看,这种哀愁无疑是明清易代之际不满现实的士人的一种典型心理,它并非仅仅是个人遭际的反映,而是在爱国热情受到压抑,一腔抱负得不到施展之时而发出的一缕低沉的叹息。
名家点评
清代叶恭绰《广箧中词》:一字一泪。
近代况周颐《蕙风词话》:“且逐水流迟”五字,含有无限凄惋,令人不忍寻味,却又不容已于寻味。哀感顽艳,亦复可泣可歌。
屈大均(1631—1697年),初名绍隆,字翁山,又字介子,广东番禺人。明末诸生。清兵入广州前后,曾参加抗清队伍,失败后削发为僧,法名今种,字一灵,一字骚余。不久还俗,更今名。工诗,为“岭南三大家”之一。有《道援堂集》
上一篇:important的学习
下一篇:untamed